湖北院士
我的位置:湖北院士
陈宜瑜院士
发布时间:2021-05-20 09:51:28
来源:{dreamer-cms:article field="source" /}
阅读量:10236
发布人: adtest2
陈宜瑜,动物学家,1944年4月22日出生,福建仙游人。196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陈宜瑜院士主要从事淡水鱼类分类和系统进化的研究。对鲤科和平鳍鳅科鱼类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发现了5个新属30多个新种,对鲤亚目科间和平鳍鳅科科下类群提出了新的分类系统,被国内外同行所引用通过对裂腹鱼类的起源和演化的分析,探讨了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证明青藏高原在第三纪晚期以后曾经历过3次急剧上升和相对稳定的交替阶段,并推测了3次隆升的幅度提出了可用于解释云贵高原某些湖泊区系起源的同域成种的进化模式,及边域快速成种的实例进行了渔业-环境优化对策分析和一系列科学试验示范,在洪湖建立了兼顾调蓄、渔业、灌溉的养殖新模式。
研究了沪沽湖和程湖的鱼类区系形成历史,提出了可用以解释云贵高原特定湖泊区系起源的同域成种进化模式,及边域快速成种的实例,在实践中丰富了进化理论。他还开创了珍稀濒危动物白暨豚的研究。推动并组织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开展。呼吁开展我国淡水渔业结构性调整的研究工作,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了渔业一环境优化对策分析,在湖北洪湖连续十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示范研究,减缓了沼泽化进程,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积极参与中国生态网络研究的组织工作,是淡水和海洋水域生态系统联网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
免责声明:
1. 本平台为公益服务平台,凡本平台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用于非商业目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由于本平台采用的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取得联系,如本平台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电子邮件或电话联系我们,以便采取适当措施或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经济损失。
2. 对于已经授权本平台独家使用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平台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联系电话:027-87828083-8010。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