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科技厅公布了首批省级创新型县(市)验收通过名单,武穴市榜上有名。
武穴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型县(市、区)建设,于2019年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政府服务”的协同创新机制,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提升产业集群,创新驱动优势凸显。始终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以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为目标,聚焦科技改革,深化校企对接,落实高企三年倍增任务,全市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四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科技创新20强县市”。
集聚创新要素,形成强劲“磁场效应”。落实“环境留才”工程,建成人才公寓、人才超市,推行“人才飞地”模式,助力企业在武汉、襄阳等建立技术研发中心12个,引进海内外专家200余名。祥云股份、龙翔药业、万星面业摘获4项省级科技进步大奖,其中祥云股份湿法磷酸获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通过线上“楚天贷款码”、“政采贷”及线下银企对接会等形式促成金融机构与祥云股份、华新水泥等企业成功签约超54.9亿元信贷协议,助推企业创新升级。武穴农商行成功为中农华威办理专利权质押融资金额100万元,首次实现知识产权通过担保贷款变现。
打造“两区六园”,夯实创新基础支撑。以经济开发区、田镇两型社会建设循环经济试验区为主体,形成电子信息园、医药化工园、广药生物园、新型建材园、城西高新技术园、智能船舶园为支撑的“两区六园”平台布局。构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武穴市田镇“两型”社会建设循环试验区三大创新密集区,“中国化工学会武穴服务站”已落户,祥云与武汉工程大学共建磷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研究院已签约。建成国家级鹏展众创空间、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省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博士后工作站各1个、“国家绿色工厂示范企业”5家、院士(专家)工作站8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家,广济药业、祥云集团、龙翔药业、美天生物等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正积极申报国家级资质。
释放政策“磁力”,科技成果落地成金。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高新技术企业由2018年37家增至2021年64家,202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45.85亿,同比增加11.2%,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额由2018年4580.2万元增至2021年11346万元,2021年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达25683万元,比2018年增长80.77%,2021年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1.64%。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近3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由4.27亿元增至6.54亿元。举办黄冈科技人才现场会、武穴市科技创新会,打造“万众创新”活力。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生工作站、田申甲生物与华中农业大学教育教学实训基地已建成,进一步完善成果转化体系。
下一步,武穴市将进一步健全县域创新体系、汇聚创新资源、增强创新活力、推动创新创业,全面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争当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标兵,为湖北科技强省建设和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