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登录!
湖北智慧农村网
热点新闻
农科新闻
我的位置:农科新闻
枣阳:以科技创新厚植县域发展新优势
  
  
发布时间:2024-04-16 10:19:38
    
来源:中国农村科技
    
阅读量:45
    
发布人: renzw

枣阳市隶属湖北省襄阳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是“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襄阳市域副中心城市,享有“中国桃之乡”“中国玫瑰之都”“千古帝乡”的美誉。

枣阳市连续7年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湖北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湖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等称号。

近年来,枣阳以湖北省创新型县(市、区)建设为抓手,围绕“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主题,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践行“专精特新、大农业观、平台支撑、人才强市”理念,以科技创新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发展,厚植“双循环”县域发展优势,为远离国内国际产业中心的内陆县域进行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典型经验。

一、聚焦“专精特新”,构筑“双循环”节点优势

枣阳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聚焦细分领域强创新、补链条、聚集群,推动产业向“专精特新”和价值链高端迈进,深度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打造区域性现代产业中心,3年来工业产值逆势增长300多亿元。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创新型企业向专精特新“小巨人”攀升。

推动92家企业与100多家高校深度合作,引进高技能人才1.3万多人,实现60多项科研成果走向生产线;围绕细分领域重点扶持3~5家年产值50亿元以上的头部企业,助其成长为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掌握核心技术的“链主”企业;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推动80多家科技型企业入库,先后培育8家国家级、51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家上市后备企业。

实施产业升级“强链工程”,以“小部件”链出大产业。

围绕优势领域承接产业转移,深挖产业链招商,依托湖北工业大学枣阳产业技术研究院组建七大产业链发展智库,着力打造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7条先进制造产业链。

先后依托湖北润阳的锂电池项目,聚集约2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依托飞龙摩擦的摩擦材料项目,形成从原料生产、摩擦材料到汽车配件的汽车新材料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依托隆胜四海的有机硅项目,培育带动新材料产业链企业30余家。

做强优势产品,积极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

汽车零部件领域,抢抓“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走廊节点优势,依托飞龙摩擦,打造全国三大汽车摩擦材料生产基地之一,率先研制无石棉刹车片,打入欧洲拖挂车OE市场;依托湖北广创,建设华中地区最大的汽车“模具航母”,形成湖北省第一、国内前三、国际前列的产能规模。

电子信息领域,依托枣阳三三电气,推进电阻片和避雷器技术向全球领先地位迈进,抢占国内60%以上的市场,打造亚洲最大的电阻片生产基地。

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依托隆胜四海,打破环保型硅树脂胶黏剂的国外垄断,实现有机硅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依托米朗科技,打破直线位移传感器的国外垄断,实现市场占有率亚洲第一。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依托立晋钢铁集团,打造国内最大的汽车用轮辋钢生产基地;依托湖北港利,打造全国制冷核心产业基地,实现制冷核心部件阀、四通阀和管组件产销量全球第一。

二、树立“大农业观”,推进特色农业全链发展

枣阳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构建“全链型、创新型、融合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打造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市。

依托龙头企业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围绕优质粮油、畜禽、果茶、蔬菜、淡水产品、中药材六大特色产业,建设农产品加工园、现代农业畜禽产业园、肉鸽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大省级农产品加工园,依托三杰粮油、中兴公司、倪氏玫瑰等龙头企业,打造中南地区核心农产品加工基地。

2022年,全市拥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200多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09家。

以特色农产品创新提升农业价值链。

引导龙头企业加强创新,大力发展“一碗面”“一包料”“一只鸽”“一罐桃”。推动倪氏玫瑰依托独家“产香酵母筛选方法及应用”发明专利,向食品饮品、保健化妆品、医药化工产品等领域进军,建设集苗木繁育、试验示范、科普展示于一体的玫瑰产业研究院。

推动维恩生物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6所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利用“分子剪刀”等生物技术,以猪血为原材料提取高附加值生物蛋白、食品材料和医药中间体。

立足资源禀赋推进三产深度融合。

依托“一城两花”(中国汉城,桃花、玫瑰花),倾力打造“千古帝乡·花海枣阳”城市名片,引导农民从“种植”向“卖景”转变。

以“大农业观”强化农业创新保障。全面推行农业产业“链长制”,由市“四大家”负责人任链长。枣阳市财政每年拿出8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

加快推进新型“政银担”合作,完成对农户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信用评定,撬动金融资金放大对重点产业链的信贷支持。

三、强化“平台支撑”,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枣阳着力探索搭建多层次全要素创新平台,打造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重要载体。

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枣阳产业创新高地。推动枣阳经济开发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面积达28.88平方公里,成为湖北省县(市)开发区中面积最大的开发区。

校地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建设湖北工业大学枣阳产业技术研究院。枣阳市政府与湖北工业大学就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产业链签订合作协议,加速推进平台共建、人才共育、项目共研、成果就地转化。推动建设武汉工程大学(枣阳)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引领带动传感器细分领域提档升级。

创新开展市级科技创新平台认定。推进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0%以上。出台《枣阳市科技创新平台机构认定管理办法》,对当年认定的枣阳市级科技创新平台机构每家奖励10万元,并优先推荐其申报湖北省、襄阳市科技创新平台。

创新开展新农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新农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对枣阳市本级认定的农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一次性给予10万元补助。

四、坚持“人才强市”,激活创新发展智力引擎

枣阳全面优化升级、重建重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襄随南”毗邻地区人才中心。

出台极大力度的人才新政。2022年,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加快建设“襄随南”毗邻地区人才中心的实施意见》等“1+4”人才政策文件,贯穿人才“引、育、留、用、评”全链条。

企业新引进的大学生人才3年期内每月可领取1000元至近万元生活补贴;对入选隆中人才支持计划且项目落地投产的企业给予其科研团队50万~200万元资助;对企业新建的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平台给予10万~50万元建站补助。

创新开展“三领”人才认定评价。分“光武金领”“光武银领”“光武蓝领”三类开展评审奖补,“光武金领”可享受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个人所得税返还奖补,“光武银领”“光武蓝领”连续两年分别享受每月500元、400元的生活补贴,并且各人才类别享受相应的购房首付款补贴。

创新实施科经专员制度,对每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配备1名科经专员,每年对科经专员进行科技创新政策培训,组织开展优秀科经专员评审认定,将科经专员培养为企业与政府部门的联络员、科技政策的宣传员。市财政每年从科技经费中列支30万元对优秀科经专员实施奖励。

3年来,枣阳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64家跃升至1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60家跃升至2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数量占比由36%提升至58%,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实现了翻两番,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22.84%和22.09%。

下一步,枣阳市将通过坚持链接外部优势资源、激发内部创新活力两大路径,打造具有枣阳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为在更高层次上建设全国县域经济强市提供科技支撑。

免责声明: 1. 本平台为公益服务平台,凡本平台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用于非商业目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由于本平台采用的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取得联系,如本平台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电子邮件或电话联系我们,以便采取适当措施或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经济损失。 2. 对于已经授权本平台独家使用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平台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联系电话:027-87828083-8010。
分享至:
上一篇:
下一篇: